一. 新能源站级监控系统架构
10KV及以上并网等级电站,为有效监控管理电站资产,采集并监控各发电设备、高压保护装置、气象环境、计量设备数据 ,有效提高电站运维效率、提升电站发电量 , 降低运维成本 ,在站端部署站级监控系统 ,实现设备数据实时采集,历史存储 ,故障报警 ,并进行数据统计 ,报表生成导出 ,对比分析各发电设备 ,找出低效设备,及时发现隐患 ,尽早处理降低设备故障停机对电站收益的影响。
新能源站级监控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由计算机监控子系统和光伏发电监测子系统组成,其中计算机监控子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及网络设备构成,站控层设备含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五防”工作站、公用接口装置、远动装置。网络打印机等。间隔层由发电设备、配电与计量设备、监测与控制装置、保护与自动装置等构成,实现全站发电运行和就地独立监控功能。间隔层设备包含变电站内保护、测控、网络接口以及光伏厂区的小型就地信息采集系统。网络设备包含网络交换机、光/电转换器接口设备和网络连接线、光缆等。
光伏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控制,向调度机构传送有关数据,并接受、执行其下达的命令。站控层设备按电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设备按工程实际建设规模配置。
二.新能源站级监控系统设备组成
1.站控层设备
由主机兼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设备、公用接口装置、网络设备、打印机等组成,其中主机兼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设备按双套冗余配置,远动通信设备优先采用无硬盘专用装置。
2.间隔层设备
间隔层设备包括光伏逆变器、汇流箱、太阳跟踪系统、气象监测系统及辅助系统的通信控制单元,光伏发电单元规约转换器,保护和测控装置等设备。
3.网络层设备
网络层设备包括网络交换机、光/电转换器、接口设备和网络连接线、电缆、光缆及网络安全设备等。站控层与间隔层通常采用以太网连接,110kV及以上电站采用双重化网络,35kV电站采用单网结构。站控层、间隔层网络交换机采用具备网络管理能力的交换机,站控层交换机的容量根据电站远景建设规模配置,间隔层交换机的容量根据远景出线规模配置,网络媒介在室内采用五类以上屏蔽双绞线,室外的通信媒介采用光缆。
三.新能源站级监控系统功能
1. 大屏显示: 用电大屏、光伏大屏,可根据情况配置菜单
2. 组态化设计-电力一次系统图:支持浏览器上组态系统图,既安全又方便。内置电力图元库和画面库,画图效率相对同类平台提高50%以上
3. 综合监控:综合监控包括设备监控、监控画面(WEB组态)、变压器监控、历史数据界面
4. 逆变器分析:快速掌握关键数据:统计所有光伏电站的运行状态、发电量、发电收益、发电效率、发电趋势等数据
5. 发电分析:快速掌握关键数据:统计所有光伏电站的运行状态、发电量、发电收益、发电效率、发电趋势等数据
6. 峰谷平统计:统计电站不同时段的发电量数据,峰谷平电量及占比情况。
7. 光伏消纳统计:查询厂区光伏发电数据,用电量数据及光伏消纳的统计。
8. 发电量报表:快速掌握电站发电数据:统计所有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数据,日月年报表,电站关键指标的生产报表。
9. 能流图:查看厂区用电量的流向图,找到用电关键设备及区域。
10.用电量统计:通过柱状图及报表直观展示用电量分布,可根据不同的时间维度进行统计筛选。
11.用电同比/环比分析:通过多维度数据指标系统评估各逆变器工作状态和效率,及时发现异常逆变器
12.多场景联动智慧运维:多场景联动,实现从预警、查看、派单、处理、验收、评价到故障辅助分析的运维过程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