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差动保护是继电保护中的一种重要保护。正相序是A超前B,B超前C各是120度。反相序(即是逆相序)是 A 超前C,C超前B各是120度。差动保护是根据"电路中流入节点电流的总和等于零"原理制成的。差动保护把被保护的电气设备看成是一个节点,那么正常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差动电流等于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流进被保护设备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不相等,差动电流大于零。当差动电流大于差动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时,上位机报警保护出口动作,将被保护设备的各侧断路器跳开,使故障设备断开电源。
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使用电气量单纯、保护范围明确、动作不需延时,一直用于变压器做主保护。另外差动保护还有线路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等等。变压器差动保护是防止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保护。其接线方式,按回路电流法原理,把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接成环流,变压器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如果忽略不平衡电流,在两个互感器的二次回路臂上没有差电流流入继电器,即:iJ=ibp=iI-iII=0。如果内部故障,如图ZD点短路,流入继电器的电流等于短路点的总电流。即:iJ=ibp=iI2+iII2。当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大于动作电流,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
现有的差动保护大多采用的是电流的矢量和,还有少部分矢量差。差动保护特别需要注意极性,CT一般都是减极性,也就是电流从P1流入,P2流出,二次侧就是从S1流出,S2流入。对于二次回路改造后,电流的极性就需特别注意。电流二次极性的确定,很多人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在启动的时候需要检查极性,比如,变压器、母线保护等由于电流太小差动保护不能确定,这时候用录播法来校验。
这个图片是变压器差动电流曲线,矢量差录波可以看出电流波形方向是相反的,说明极性是正确的,差动保护电流进入同一保护装置,比如母线差动,变压器差动,都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电流波形的走势来看出电流波形,也就是同相电流方向相反。
但是线路差动由于使用光纤采集,保护电流采用线路两侧电流,电流二次量无法同时接入保护装置,这时电流两侧的采集量经过简单分析,也是可以确定极性的。一般约定保护PI指向被保护设备,及线路两侧流出端二次电流从S2流出,流入端电流从S1流出,因此电流还是满足常规差动的矢量差要求。
两侧电流录波此时需要引入电压做为基准量,采用电流超前、滞后电压分析。角度相差180度。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自动化知识
公众号:智能电力网
加微信
购买自动化系统产品
微信号:13270459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