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关键,变电站主变保护屏改造的核心是 “安全合规、功能达标、最小停电影响”,流程需按规范分步推进,重点把控风险点。
一、改造核心流程
前期准备阶段
明确改造需求,比如保护功能升级、设备老化更换、适配新主变参数等。
编制改造方案,包含图纸设计、设备选型、停电计划、施工流程、应急预案。
审核方案,需通过供电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确认,确保符合电网规范。
采购设备,主变压器保护装置、二次回路配件等需校验合格,与原有系统兼容。
停电与安全隔离阶段
发布停电通知,明确停电范围、时长,协调电网调度做好负荷转移。
执行停电操作,按 “停电→验电→接地→挂牌” 流程,隔离改造相关回路。
设置安全围栏和警示标识,划分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旧屏拆除阶段
记录原有二次回路接线,拍照存档并标注端子号,避免后续接线混乱。
断开旧保护屏电源、控制回路、信号回路,逐步拆除接线和固定螺栓。
安全移除旧屏,避免碰撞周边设备,清理施工区域杂物。
新屏安装与接线阶段
将新保护屏就位固定,调整水平和垂直度,符合安装规范。
按新图纸进行二次回路接线,核对端子号、线缆型号,确保接线牢固、无错接漏接。
安装保护装置、测控单元、空气开关等配件,连接电源和通信线路。
调试与试验阶段
通电前检查,确认接线无误、绝缘合格,电源极性正确。
单体调试,测试保护装置的过流、差动、瓦斯保护功能等,核对定值。
联动调试,与主变、断路器、测控系统联动试验,验证动作正确性和信号传输稳定性。
模拟故障场景,测试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跳闸逻辑是否符合要求。
验收与投运阶段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提交验收申请,由业主、监理、供电公司共同验收。
核对改造资料,包括图纸、试验报告、设备合格证、接线记录等。
验收合格后,拆除安全措施,按调度指令恢复供电,观察设备运行状态。
试运行 24-72 小时,记录运行数据,确认无异常后正式投运。
二、关键注意事项
安全风险防控
严格执行停电作业规范,验电和接地必须到位,防止感应电或误送电伤人。
二次回路接线时,避免短路或接地,尤其是电流回路严禁开路、电压回路严禁短路。
调试时需与调度保持实时沟通,禁止擅自操作关联设备。
功能与兼容性保障
新保护装置的定值需与主变参数、电网运行要求一致,提前核算并校验。
确保新屏与原有监控系统、通信协议兼容,避免数据传输中断或信号丢失。
保护功能需覆盖主变常见故障,比如变压器差动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等,不得遗漏核心功能。
施工质量控制
接线工艺需规范,线缆排列整齐,绑扎牢固,标识清晰,便于后续维护。
设备安装需符合抗震、散热要求,保护屏与地面、墙面的距离满足规范。
试验数据需真实完整,不合格项必须整改,严禁带缺陷投运。
停电与工期管理
优化停电计划,尽量缩短停电时长,减少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交叉作业冲突,预留应急时间应对突发问题。
提前与调度沟通,确保投运时电网运行状态满足条件,避免延误送电。
资料与培训同步
改造后需更新图纸、设备台账、定值清单等资料,确保与现场实际一致。
对运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讲解新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故障处理流程。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微机保护知识
公众号:智能电力网
加微信
购买产品
微信号:1365581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