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的光伏系统需要严格防止电力倒灌至电网,目前主流的防逆流解决方案可分为五种类型,各有其适用场景和技术特点:
一、刚性防逆流方案(跳闸保护)
原理:在并网点安装逆功率保护装置(如VIP-96S90N逆功率保护装置或iVIP-95S90N逆功率保护装置),通过电流互感器实时检测功率流向。当检测到逆功率(即电流流向电网)时,装置在2秒内触发保护动作,直接跳开光伏并网开关,强制切断发电。
适用场景:小型分布式系统或作为其他方案的后备保护。
优缺点:
响应速度快,完全杜绝逆流风险;
直接切断发电导致弃光,降低系统收益;
频繁跳闸影响设备寿命。
二、柔性防逆流方案(功率动态调节)
原理:通过双向电表或CT监测并网点功率,结合通信技术(RS485/WiFi)实时调节逆变器输出功率(如VIP-9790N光伏逆变器功率调节装置)。当检测到负载功率低于光伏发电功率时,自动降低逆变器出力,实现“零功率馈网”。
核心设备:高精度双向电表+ 支持功率调节的逆变器。
控制逻辑:采用AGC算法动态跟踪负荷变化,确保光伏出力始终≤负载需求。
适用场景:家庭阳台光伏(0.5-5kW)、中小型工商业系统。
优缺点:
无需断电,最大化发电收益;
支持APP远程监控(如查看碳减排数据、历史曲线);
依赖通信稳定性,极端负荷波动时可能调节滞后。
三、混合防逆流方案(刚柔并济)
原理:结合柔性调节与刚性跳闸的双重机制:
主控层:通过虚拟电厂终端(如VIP-97S90N逆功率调控装置)实时调节逆变器功率;
后备层:当通信中断或调节失效时,逆功率保护装置跳闸。
适用场景:中大型工商业项目(如2.8MW分布式光伏)或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
优缺点:
兼顾发电效率与绝对防逆流安全性;
系统复杂度高,成本较高。
四、无线防逆流方案(远距离控制)
原理:采用无线逆功率保护装置VIP-97S90N/W和无线传输终端(如VIP-9000主站/从站)替代传统布线,解决长距离压降问题。逆功率检测装置通过无线电波向多台逆变器发送调节指令,实现分布式控制。
适用场景:并网点分散、布线困难的项目(如检测点距控制柜3.5公里)。
优缺点:
突破物理距离限制,降低施工成本;
依赖无线信号稳定性,需专用抗干扰设计。
总结
选择防逆流方案需综合考虑系统规模、政策要求、成本预算及技术可行性:
家庭阳台微系统(<5kW):优选柔性调节(如ADL200N-CT电表 + 逆变器联动),兼顾成本与效率;
工商业项目(>100kW):推荐刚柔混合方案或储能消纳,确保合规性与经济性;
特殊场景(如远距离/分散式):可采用无线传输技术解决布线难题。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大型工商业项目若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模式,必须配置防逆流装置。建议在设计阶段同步规划防逆流策略,避免后期改造损失。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微机保护知识
公众号:智能电力网
加微信
购买产品
微信号:1365581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