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逆流问题概述与必要性
在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中,当光伏发电功率大于厂区即时负载消耗需求时,多余的电能会试图反向流入公共电网,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流"3。逆流会带来多方面的风险和问题:
电网安全风险:逆流会打破电网局部的电压和频率平衡,可能导致局部电压升高,干扰电网的频率调节。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坏变压器、高压开关等设备,或引发区域性供电中断。
设备寿命风险: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设备需要在额定范围内运行。逆流导致的电网长期过压,会迫使设备超负荷工作,增加故障概率,缩短使用寿命,推高企业维护更换成本。
经济与合规风险: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相关管理规定(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原则上需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模式,严禁余电上网。违反此规定可能面临电力公司的考核罚款(部分地区罚款可达0.5–2元/kWh3),甚至被要求整改或不予并网。此外,为避免逆流而被迫放弃的光伏电力(弃光)也会造成清洁能源和前期投资的浪费。
因此,配置可靠的防逆流系统,尤其是能够兼顾安全与经济性的柔性防逆流解决方案,对于工商业光伏项目而言至关重要
2、解决方案核心原理
柔性防逆流解决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刚柔并济",即结合快速刚性保护和平滑柔性调节两种方式。
柔性调节 (首要方式):这是解决方案的核心。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公共连接点的功率流向和大小,当检测到有逆流趋势时,优先采用平滑、动态的方式调节光伏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使其与本地负载需求实时匹配。这就像给光伏系统安装了“智能刹车”,既能防止逆流,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发电,减少弃光。
刚性保护 (后备保障):在柔性调节失效(如通信中断、负载突变过大或调节已至极限仍出现逆流)的极端情况下,作为后备措施的刚性保护会迅速动作,在极短时间内(如200MS内)切断并网开关,从根本上杜绝逆流,确保电网绝对安全。这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50865-2013)的要求:当逆向电流超过额定输出的5%时,系统需在2秒内自动降低出力或停止向电网送电。
这种组合策略确保了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能优化发电效益,同时在极端情况下能确保安全合规。
3.系统组成与关键技术
一个完整的柔性防逆流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监测层:在电网的公共连接点安装高精度的电力测量装置(如双向电表或专用的监测终端),用于实时采集电压、电流、功率方向和功率大小等关键数据。这是系统的“眼睛”。
决策与控制层:这是系统的“大脑”。
VIP-96S70N防逆流保护装置:通常安装在关键的并网节点。接收来自监测层的数据,并通过内置的智能算法(如AGC自动发电控制算法)进行实时分析计算。它负责做出决策,生成用于调节逆变器功率的指令,并管理整个系统的运行策略。同时实时监测电流和功率,既可将数据上传给控制器,也独立具备逆功率判断功能,在紧急情况下直接执行跳闸命令,是重要的安全冗余。
执行层:
光伏逆变器:接收并执行来自控制器的功率调节指令,降低其输出功率,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发电量,消除逆流。
智能断路器:接收保护装置发出的跳闸信号,执行电路的分断操作。
通信网络:连接监测层、控制层和执行层,确保数据和控制指令能够可靠、实时地传输。对于距离较远的监测点,可采用光纤通信以确保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典型控制策略与工作流程
该系统的工作流程是一个连续的“监测-分析-执行-反馈”闭环,具体如下:
实时监测:系统持续监测公共连接点的功率Ppcc。当检测到Ppcc<0(即出现反向功率,向电网送电)且其绝对值超过设定的预警阈值(例如额定输出的5%)时,系统启动响应流程3。
柔性调节优先:
协调控制器根据逆流功率的大小,通过通信网络向光伏逆变器发送降功率指令。
逆变器接收到指令后,逐步、平滑地降低其有功功率输出(调节步长通常可设置,如每次5%)。
此过程是动态反复的:控制器根据调节后新的功率监测结果,判断逆流是否消失。若未消失,则继续发出调节指令,直至逆流消除或逆变器功率降至允许的最低值(如额定功率的20%)13。
刚性保护后备:
若在规定时间(如2秒)内,柔性调节未能消除逆流(可能因通信故障、调节速率跟不上负荷突变等原因),防逆流保护装置将作为独立的后备保护启动。
装置会立即输出跳闸信号,断开相应的光伏并网开关,强行切断逆流路径3。
自动恢复:当系统监测到逆流现象消失(例如负载增大,能够重新消纳光伏电力),并经过安全自检后,可以自动或远程手动恢复跳闸开关的合闸,并逐步恢复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
5、方案价值与适用场景
方案优势
保障电网安全与合规性:有效杜绝逆流,避免电网考核罚款,满足国家与电网公司要求,是项目并网和运营的“通行证”。
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柔性调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弃光损失,提高光伏自发自用率,从而提升项目的整体投资回报率。相较于简单的“一刀切”式硬性切除方案,能更好地利用光伏电力。
增强系统智能性与可靠性:“柔性调节+刚性保护”的双重机制构成了冗余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同时,能量管理平台可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告警和数据分析,提升运维效率
适用场景
该方案特别适用于以下工商业场景:
负荷波动较大的场所:如大型商场、办公楼(昼夜负荷差异大)、制造业工厂(不同班次、设备启停造成负荷变化)。
分布式多并网点项目:在大型园区中,光伏系统分布在多栋建筑屋顶,存在多个并网点,需要集中管理和协调控制。
对供电连续性要求高的企业:柔性调节避免了直接跳闸导致的供电中断,更适合生产流程不允许突然断电的企业
6、实施考虑因素
在规划和实施柔性防逆流解决方案时,需考虑以下几点:
准确测量与点位选择:逆流检测点必须设置在用户电网与公共电网的公共连接点**,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同时需选择精度足够的测量设备。
通信可靠性:系统的柔性调节高度依赖通信。设计时需根据现场距离、环境选择可靠且实时的通信方式(如光纤、可靠的无线路传等),并考虑必要的通信冗余。
策略定制与参数整定: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负荷特性、光伏容量和配电结构来定制控制策略,并仔细设定逆流阈值、调节步长、时间延时等参数,以在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系统兼容与扩展性:方案设计时应考虑未来新增光伏容量、接入储能系统等可能性,预留接口和容量,支持向“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平滑演进。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全面理解工商业光伏柔性防逆流解决方案。如果你有更具体的应用场景或进一步的技术细节想了解,欢迎继续提问。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微机保护知识
公众号:智能电力网
加微信
购买产品
微信号:1365581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