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差动保护和电动机差动保护均基于差动电流原理,但保护对象、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两者的异同点分析:
一、相同点
1、基本原理
均采用差动电流保护原理,通过比较被保护设备输入侧和输出侧的电流差值判断故障。当差流超过设定阈值时触发保护动作。
2、核心目的
快速切除内部短路故障(如绕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等),避免设备损坏。
3、保护范围
均为“区段保护”,即仅保护设备内部(变频器或电动机本体),外部故障不动作。
二、不同点
三、关键差异说明
1、谐波与波形影响
变频器输出为PWM波形,含高次谐波,差动保护需滤波算法或谐波抑制技术。
电动机差动保护针对工频正弦波,算法更简单。
2、频率变化适应性
变频器差动需适应输出频率变化(如0.5~400Hz),可能需频率跟踪技术。
电动机差动通常固定50/60Hz。
3、中性点配置
电动机差动需中性点CT(△接法电机无法直接使用)。
变频器差动无需中性点信息。
四、应用建议
变频器系统:优先采用变频器内置差动保护(如三菱、ABB等品牌支持),外部CT需匹配带宽。
高压电动机:独立电动机差动保护装置需与电动机启动方式(软启/星三角)配合整定。
两种保护通常不共存于同一系统,但大容量变频电机可能需分级保护(变频器差动+电机后备保护)。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微机保护知识
公众号:智能电力网
加微信
购买产品
微信号:1365581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