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和10KV微机保护装置的核心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出:
绝缘水平与耐压要求:
35KV: 对绝缘强度要求更高。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以及工频耐压、冲击耐压等试验电压值都远大于10KV微机保护装置。这是最根本的差异,直接影响设备体积和成本。
保护功能复杂度:
35KV: 通常要求更高的复杂性和选择性。
更普遍需要方向性保护(如方向过流、方向零序),以准确判断故障点位置。
对距离保护的需求更常见(特别是重要线路或联络线)。
对自动重合闸(尤其是检同期、检无压重合闸)的要求更严格。
可能需要更复杂的后备保护配合逻辑。
10KV: 保护功能相对简洁。以三段式电流保护(过流、速断、零序)、非方向性保护为主。重合闸通常采用简单的不检定或检无压方式。
通信接口与网络要求:
35KV: 必须具备完善的通信能力。
普遍要求支持IEC 61850标准(MMS, GOOSE)。
要求支持以太网通信接口。
需要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EMS),实现“四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对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要求高。
10KV: 通信要求相对灵活或简化。
可能仅要求串行口(RS485)通信接入本地监控系统。
部分重要站所或新建项目才要求IEC 61850和以太网。
接入调度系统的要求通常低于35KV(如仅“三遥”:遥测、遥信、遥控)。
测量精度要求:
35KV: 对测量精度(电流、电压、功率、电能等)要求通常更高,尤其涉及计量或重要功率控制时。保护用CT/PT的精度等级也可能更高(如5P/10P级)。
10KV: 测量精度要求相对可放宽,特别是保护用CT常采用10P级。
可靠性与冗余性:
35KV: 系统重要性更高,对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在关键场合(如枢纽变电站出线)可能考虑配置双重化的主保护(两套完全独立的保护装置)。
10KV: 通常采用单套配置,可靠性要求相对适中。
结构强度与环境适应性:
35KV: 装置常安装在户外开关柜或预制舱内,可能面临更恶劣的环境(温度、湿度、污秽、凝露),对结构强度、防护等级(IP等级)和温湿度控制要求更高。
10KV: 大多安装在户内开关柜中,环境条件相对较好。
总结关键差异:
35KV:绝缘要求最高、保护功能更复杂(方向性/距离保护常见)、通信要求高(必须IEC 61850/以太网/调度接入)、精度要求高、可靠性要求高、环境适应性强(户外)。
10KV:绝缘要求较低、保护功能相对简单(电流保护为主)、通信要求较低(串口常见)、精度要求适中、可靠性要求适中、环境适应性要求较低(户内)。
关注公众号
了解更多微机保护知识
公众号:智能电力网
加微信
购买产品
微信号:13655813785